采訪團偶遇老鄉 山東四兄弟來嫩江捕魚
2011-07-08 19:30:00 我要評論
劉國棟 來源: 大眾網[提要] “你們是山東來的記者啊?太好了,沒想到在這里還能碰到山東人,我們是東平的。”7月7日,“黨旗漫卷中國紅——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風”活動采訪團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東霍日里村采訪時,偶遇從山東東平來嫩江捕魚的老鄉董慶禮兄弟四人。
從山東東平來嫩江打漁的快樂漁民
董慶祥們打出的魚很受歡迎,在岸邊就被酒店收走了
董慶祥眼里,嫩江是個好地方
大眾網-聯通3G莫力達瓦7月7日報道 (特派記者 劉國棟)“你們是山東來的記者啊?太好了,沒想到在這里還能碰到山東人,我們是東平的。”7月7日,“黨旗漫卷中國紅——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風”活動采訪團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東霍日里村采訪時,偶遇從山東東平來嫩江捕魚的老鄉董慶禮兄弟四人。
“泰安東平老湖鎮后埠子村,我們村就在東平湖邊上。現在這個時候東平湖休漁,我們就跑到這兒了。”46歲的董慶禮身材不高,一臉笑容很健談,跟他一起來嫩江打漁的還有他的哥哥董慶祥,以及村里的韓勝廣、韓勝祥兄弟。
每年的四月份嫩江冰融雪化春暖開江的時候來,等到九月份嫩江魚少天冷時就又回東平,就像遷徙的候鳥一樣,這段時間也正好符合東平湖休漁期。“這樣一年到頭都可以打漁了,這邊打完了,回東平正好又能接著。”
不過,以前董慶祥他們并不是這樣的。“以前東平湖休漁的時候,我們就在家種地,那時候家里還有地。2002年南水北調工程正好把我們村的地淹了,沒有地種,就只好出來打漁了。”不能閑著,按董慶禮的話說,家里還有個上高中的兒子,“一年就要花一萬多塊錢,掙不上他花的。現在又沒有地了,吃的喝的都要花錢買啊。”
2008年的時候,董慶祥和哥哥董慶禮把家里的一條木船還有其他捕魚的工具,花了一萬多塊錢的運費,千里迢迢從老家東平運到了嫩江岸邊東霍日里村,在這里落下了腳。“這邊都是達斡爾族人,他們對我們很不錯。”董慶祥說,現在他們住的屋子就是租用的村里達斡爾族人的,“水電都管著,我們交點費用就行了。”
坐在屋里的炕上,董慶祥對這邊的生活評價還是很滿意的,“我們四個人自己做著吃,蒸饅頭炒菜。每天出船兩次,一天平均能打一千斤左右的魚,幾個月也能混個萬把塊錢回去。”
達斡爾族人不擅長捕魚,在東霍日里村的嫩江邊上,只有董慶祥他們四個會打漁的本領,平時出船回來了,都會送上幾尾新鮮的江魚給村里人,而村里的達斡爾人家做了好吃的,也都會送到他們的住處,“達斡爾人跟咱們山東人對脾氣,熱情豪爽。”
更多新聞
- 諾敏鎮夜探鄂倫春族盛大“篝火節”
- 嫩江岸邊 走進“最純正”達斡爾族大家庭
- 各地網友關注“黨旗漫卷中國紅”大型采風活動
- 知青千里跋涉看"老鄉" 血脈相融三十五年漢達情
- 采訪團抵達鄂倫春族 采訪首屆獵民運動會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