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第一時間》欄目推薦“走進56個民族家庭”圖片

保安族腰刀“國家級項目傳承人”馬維雄展示他打制出來的刀。

馬維雄的兒子馬尕住麻在網上開設了保安腰刀銷售網站,效果不錯。

保安族腰刀“國家級項目傳承人”馬維雄向記者展示剛剛打制出來的佩刀。

打磨好的刀胚鋒利異常。

氣壓錘現在也被應用到打造過程中。

一把折花腰刀要經過2000多次的反復捶打。

“保安族奪腰刀”是甘肅省獨有的保安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大眾網2月5日訊 2月5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播出了大眾網推薦的“黨旗漫卷中國紅——走進56個民族家庭”(http://www.xinghejiuye.com/2011/dqmjzgh/)大型接力式采訪活動圖片展提供的精彩照片——保安族神秘的腰刀文化,以下是節目內容:
再來來看一組圖片。保安族是我們國家56個民族中人口比較少的一個民族,主要聚集在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下轄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保安族有著高超的制刀技藝,他們制作的腰刀鋒利而耐用,精致美觀,被稱為保安刀,今天的《看天下》就來看一看“走進56個民族家庭”攝影展提供的照片,領略一下保安族傳承的制刀技藝。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傳統的手工藝品,包含了數百年傳承的精湛技藝和悠久濃郁的歷史文化。這就是保安族腰刀的傳承人馬維雄。馬維雄全家四代打刀,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一年前,馬維雄父子創辦了網站,讓更多的人了解保安刀,而且也帶動了保安腰刀的銷量。保安腰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折花刀,制作工藝復雜,刀身剛柔相濟,不易折斷,刀刃鋒利無比。這就是馬維雄打制的腰刀。一把普通的折花刀在打制的時候要用40片鋼和40片鐵,經過數千次反復鍛打之后才能達到鋼與鐵的水乳交融,才能達到制作折花刀的標準。現在,氣壓錘已經被應用到打造過程中。相對于純手工的捶打,更精密,更省時。但就是這樣一把折花刀,制作起來也要花上二十天左右的時間。經過反復打磨和折花,折花刀上就出現了青白相間的流線型花紋。馬維雄制作的腰刀賣了上百把,最低的幾百元,最高的則要上萬元。保安腰刀鍛制工藝已經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在保安族,還有一項傳統的體育項目——奪腰刀。腰刀文化已經深深地融入到保安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