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兩個“回應”引人關注。第一個回應就是公安部門對大家熱議的闖黃燈做出了回應。要求各地交管部門對目前違反黃燈信號的行為,以教育警示為主,暫不予以處罰。傾聽民意完善法規,這個回應:好!但這并不意味著黃燈可以闖。有些人見黃燈不減速反而加速的壞習慣一定要改!另一個回應卻難以讓人滿意,這就是山西方面關于苯胺泄漏事件的通報。從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山西方面在12小時內連開3次發布會,但對人們最關注的為何污染遲遲不報、拖了5天才報的問題,卻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我們先看一看這三次發布會都發布了一些什么消息。
遲來的苯胺泄漏事故通報
為什么去年12月31日苯胺泄漏事故發生,1月5日山西省政府和下游河的河北邯鄲市才接到報告?事故發生后,事發企業——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和山西長治市政府有沒有按照規定的要求和程序上報?眾多疑問待解,1月6日晚20點,山西潞安天脊“12·31”事故應急指揮部終于召開了第一次媒體通氣會,事故調查組組長——山西省環保廳總工程師劉大山表示,已對事故責任人作出初步處理決定,天脊方元公司總經理陳建溫、安全生產副總經理任勇杰、儲運車間主任程新生、副主任宋濤已被撤職。待事故調查結束后,再進一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但對公眾關注的事故延遲上報問題,沒有給出任何答案。
1月7日凌晨1點多鐘,事故應急指揮部召開了第二次媒體通氣會,盡管媒體的焦點問題是到底為什么通報遲到了5天,但這場姍姍來遲的的通氣會,依然沒有給出任何答案,整個通氣會前后持續了不到10分鐘的時間,內容只是通報了濁漳河最新的水質檢測結果。
在記者們的追問下,1月7日上午9點,事故發生8天后,應急指揮部終于召開第三次媒體通氣會,山西官方首次對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苯胺泄漏事故未及時上報原因進行了正面回應。山西省長治市市長張保承認未及時上報事故,連說兩個“沒想到”。他說第一個沒想到是,事故出現是由于企業對自身設備設施管理不善最終造成污染;第二個沒想到的是,一起當時認為一般的安全生產事故能發展成環境污染的大事。因為這些原因造成沒有及時上報省政府,他表示向公眾道歉。
苯胺泄漏事故后續調查
現在,長治方面已經責令企業立即停產,并且對這起泄露事故的直接責任人做出了初步處理決定。我們來了解一下天脊集團。從天脊集團的官方網站上看,去年11月天脊集團宣布13萬噸苯胺項目通過試生產審核。現在天脊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苯胺生產基地。天脊集團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還曾獲得過“全國化工環境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按說這么一個大廠,通過多項認證、又是個環保先進單位,生產的還是危險有毒的化學品,安全管理應該很規范、很到位才對。那么,作為這次苯胺泄漏事故的源頭,這家企業的情況怎么樣呢?
在企業的一個排污口,記者看到河道中間被攔起了很多堤壩。據當地環保部門介紹,這些放置在河道里的活性炭和焦炭包是事發后采取的補救措施。既然31日就發生了苯胺泄漏到河道的事故,那么河道附近的村民是否及時得到通知呢?
當地環保部門說31日就通知了,當地村民卻說沒接到。有一個事實,“嚴禁人畜飲用河內廢水”這塊牌子是1月5日事件公布后,才在排污渠附近立起來的。泄漏的苯胺經過這條排污渠,流進了濁漳河,下游是平順。濁漳河從山西潞城市流向河北方向,沿途輻射山西、河北的幾個縣市。除了河北邯鄲,河南的安陽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根據安陽市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山西濁漳河污染已經波及境內部分水體,針對這一情況,當地已經及時切斷污染水源,啟用了備用水源。據了解,加上已經啟用的備用水源,目前安陽共有四個自來水廠在同時供水,日供水能力遠遠超過群眾的需水量,日常用水不會受到影響。同時,切斷岳城水庫水源時,第五水廠蓄水口水樣各項指標正常,沒有出現超標現象,這也說明安陽市市區內飲用水是安全的。
由于政府通知及時,在當地并沒有引起群眾恐慌,市區也沒有發生群眾搶水囤水現象。安陽環保部門正密切監測水體、水質情況,防止污染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并將隨時向社會和居民公布相關結果。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山西方面對這起事件的幾次回應。第一次和第二次發布會上,說了處理了相關責任人,說了當地是怎么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的,說了水質的監測情況,就是不說為什么遲遲不報。直到第三次發布會,長治市方面才承認遲報,說沒想到這能發展成環境污染的大事,并對此表示深深歉意。按照有關規定,像這類事件,山西省的相關部門在兩三個小時之內就應該得到消息了,而4個小時之內,都應該上報到國家了。這次事故為什么5天之后才報?到現在已經8天了,所有的問題僅僅用一個“誤判”來回答,顯然是不夠的。(文/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