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H7N9之戰
演播室:
各位晚上好,歡迎收看《面對面》。在過去的兩周,H7N9這個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了全國上下密切地關注。每一天,都有新增的確診病例,數字在一天天不斷地增長。而與此同時,在民間關于“H7N9是SARS重演”“H7N9與黃浦江死豬事件相關”的流言也喧囂四起。就在本周五,我的同事董倩來到廣州,采訪了著名的呼吸科專家鐘南山院士,請他就確診病例的起源和發展情況、病源研究和救治方案,以及公眾的預防措施解疑釋惑。而就在采訪結束之后的周六凌晨,北京確診了一位7歲的女童患H7N9禽流感,這是北京出現的首例禽流感病例,而北京也成為了此次禽流感疫情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之外的第五個地區。
2013年4月13日凌晨 媒體報道北京出現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2013年4月13日上午 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布會確診女童患H7N9禽流感
記者報道連線:病患女童的最新狀況
新聞播報:
2013年2月 上海和安徽率先發現H7N9新型禽流感
2013年4月7日上周日 全國報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20例
……
2013年4月14日本周日 全國共報告確診病例60例,其中死亡11人
解說1:
4月12日,本周五,廣州舉行了抗擊非典十周年學術論壇。而在論壇上,眾多專家卻都不不約而同地討論著有關H7N9禽流感的相關話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也在其中。而就在這一天,全國的確診病例38例,其中死亡病例10例,死亡率超過了25%,也就是說每四名患者中,就有一例死亡。
董倩:人們都在說這個死亡率高,作為醫生您覺得這是什么樣的比例,是高還是正常?
鐘南山:它的問題根本就不能說它是死亡率高或者低,為什么呢?我看還有幾個還要死亡,只能說在重病的H7N9病人里頭死亡率高。
董倩:那為什么有些能治愈,有些就死亡,有些就病情穩定,有些就病情非常劇烈。
鐘南山:它跟他的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系,這個往往不見得是免疫功能差,甚至是免疫功能好的,人體免疫系統釋放一些細胞因子,趨緩因子本來是保護人體的,但是一下子觸動太厲害了,釋放的太多以后,它變成自己殺自己了,那么這個過程在每個人身上是表現不一樣的,那么至于為什么表現有些是厲害,有些是不厲害,這個我想現在沒有答案。
解說2:
在目前所有的H7N9禽流感病例中,只有上海的一位4歲男童痊愈出院,浙江一名患者達到康復標準被轉至普通病房,其他絕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還處于重病甚至危險之中。到底有沒有針對H7N9禽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成為公眾最關注的問題。
董倩:那這是不是意味著缺乏一個有效的藥,還有有效的治療手段?
鐘南山:那么現在目前很有效的藥物還沒有。現在就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第一,臨床醫生要很敏銳的來觀察,一旦有變化,馬上送到監護室來早期搶救,這是很重要,就抓住這個一小時、一小時都很關鍵。第二就促進我們要尋找一些藥物,現在已經找到一些,一些所謂的多病毒抗原,多功能的綜合抗體。
董倩:干嗎用的?
鐘南山:我們在深圳,跟深圳東湖醫院合作就救活一個多抗體衰竭,就是H5N1的,就打康復病人的血漿,結果打了兩次,病人恢復了。那么對H1N1也是有這樣,在很多國家的分析,康復病人的血漿也行。但是這個總歸沒有那么多來源,康復病人血漿,所以現在要根據這個經驗以后要尋找一個多功能的綜合抗體,那么現在這個是可行的。
董倩:所以科學家和醫生在這種禽流感面前,在新出現的一個基因重組和病毒面前,是不是會有一種被動的、無奈的這種心情?
鐘南山:是被動,但不是無奈,無奈是什么呢?它出現了以后,還自己沒有認真地去監測,任憑疾病傳播,甚至以后轉變為人傳人,這個就是無奈了,但是這個完全是主動的。
解說3:
今年2月,從上海發現第一例H7N9確診病例以來,隨著中國H7N9禽流感疫情急速升級,特別是4月以來每一天都有新增病例在不同的地方出現。然而對于病毒的來源,卻沒有準確的說法。
(4月8日衛計委發布會同期聲)
而就在此次發布會兩天之后的4月10日,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近日對H7N9禽流感病毒進行基因溯源研究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來自于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上海、浙江、江蘇雞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變異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導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董倩:有了這種解釋之后,人們就擔心,現在是一個候鳥往北遷徙的一個季節,浙滬皖安徽出現和雞群的基因重配,不斷地向北的過程中會不會再發生這種基因重配,再出現一些新的病毒?
鐘南山:有這個可能,因為這個是從一個基因的序列分析,特別通過八個基因片段發現禽里基因,有這種一些禽的基因片段,這個有可能是野鳥和家禽的基因重配,這個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永遠都存在。H7N9有一個很特殊的特點,跟H5N1不一樣,這個在禽里頭是很低致病病菌,就是它屬于不發病,或者癥狀很輕的。
董倩:您指的是H5N1?
鐘南山:不,H7N9,但是它要到了人身上變成高致病病菌,所以這個問題比起H5N1以前的禽流感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說這里涉及到農業、涉及到衛生,假如說發現這個的話,我們怎么辦,總不能說這些低致病性的H7這些發現全部都殺掉,或者在整個省,或者全中國。
董倩:現在不就是這種做法嗎?
鐘南山:我想現在不完全是這樣。過去H5N1是什么,三公里之內全部殺掉,現在不是,現在是一個區,而且在發現H7N9這些家禽,這些里頭在某一個區域里頭殺掉,現在暫時還是采用這個辦法。
董倩:您作為科學家,現在能不能揭示,為什么以前是鳥傳鳥的,現在變成了鳥傳人?
鐘南山:我看很難解釋,跟氣候關系,跟人,跟鳥它們關系密切,但是我想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能夠真正地解釋,為什么現在會變成人的傳染性,因為雞瘟這些東西已經是幾千年的事了。
解說4:
此次H7N9的感染人群和地域,除了新增的北京市之外,大部分病例目前都集中在滬、浙、蘇、皖四個地區,為什么這四個地區幾乎同時爆發疫情?相互之間的關聯到底是什么?如果沒有關聯是否意味著疫情更加嚴重?而為什么此次疫情又多集中于城市?一連串未解的問題隱含著人們的擔憂。
董倩:如果說在一個地區,禽流感頻發的話,人們能夠理解,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時間同時爆發,這是一種什么現象?
鐘南山:這個恐怕就增加了這種候鳥感染的可能性或者預測,但是這個可能不能作為唯一的解釋,因為有時候在禽里頭出現一些就是基因的突變,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這兩個可能都存在,所以我想當時一般來說都是發生在經濟,就是人口比較密集、來往比較多的地區。
董倩:但是我們看如果說從地域分布來看的話,跟這些家禽接觸多的應該是農村地區,但是呈現出來往往是城市是禽流感的高發地區?
鐘南山:在這個城市或者是交通比較發達的地區,這個禽的集散和分配比較多,在這個農村的話是散養,散養就固定在一個地方,有時候禽之間的感染,或者什么就比較少,所以這個可能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解說5:
在H7N9禽流感疫情不斷升溫的階段,有傳言猜測在華東地區出現的死豬與人類病例之間可能存在關聯,而在本周一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否認了這一關聯。
(4月8日衛計委發布會同期聲)
然而,這樣的解釋還沒有完全打消人們的顧慮。在H7N9禽流感患者中,上海市27歲的吳某,經搶救無效死亡,而吳某的工作卻恰恰與"豬"有關。據了解,他是今年1月從江蘇到上海閔行一家菜市場從事豬肉銷售工作,雖然菜市場也有禽類銷售,但是吳某與他們并沒有接觸。
董倩:您怎么看待這種猜測和您怎么看待他們之間的這種關系?
鐘南山:我不覺得奇怪。作為一個學者需要證據,這個證據在什么呢?第一就是沒有在這些死豬上發現有瘟疫,也就是死豬由于是這種病毒性的疾病造成死亡,沒有。第二,在我們查出來的這些禽流感病毒里邊的基因片段八個都是來自禽物,沒有豬的,也沒有混合的,也沒有人的,所以你憑什么說是豬傳人的,沒有證據,我們關鍵是需要事實,沒有任何事實的話,只能是一個現象的……
董倩:猜測。
鐘南山:表面的聯系,到現在還是一個表面的聯系。
解說6:
(4月8日衛計委發布會同期聲:無證據顯示有人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