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明天,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就要在濟南開幕了。為期四天的展會上有哪些精彩看點?本臺記者今天現場探營,帶您先睹為快。
【同期聲】記者 劉駿
這里就是第三屆非博會的舉辦地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在現場我們看到,雖然現在布展工作還沒有最后完成,但是通過各個展位獨具匠心的設計,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一種濃郁的來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正文】冰雪吉林、錦繡江蘇、重慶吊腳樓、遼寧東北風,各省市非遺項目展區體現出了鮮明的地域風情。博覽會正式開始后,來自天南海北的非遺特色項目將成為絕對主角,北京市這次就把皇家御用的燕京八絕帶到了現場。
【同期聲】北京燕京八絕文化館副館長 楊寧
這八種工藝的代表精品,包括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還有一些清代的真跡、藏品,非常難得。讓(大家)近距離地來感受皇家文化。
【同期聲】記者 劉駿
怎樣在城市化進程中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生態,這是最近全國上下都在普遍關注的話題,在第三屆非博會的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14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將現場為您展示最具當地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
【正文】國家級生態文化保護區的組團亮相,是第三屆非博會的最大亮點。徽州文化、陜北文化、羌族文化,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將在這里相遇。
【同期聲】山西省文化廳非遺處副處長 張晴
這次來的主要有代表山西,更群眾生活緊密相接的一些非遺項目,像酒醋茶,山西的老陳醋,集中展示一下我們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同他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生活狀態。
【同期聲】廣西銅鼓文化生態保護區辦公室工作人員 韋景耀
廣西是歌海之鄉,繡球代表一種文化的符號,所以在設計上要突出一個繡球出來。來到我們展廳,你可以看到我們銅鼓文化,也可以了解我們銅鼓文化生態保護區那些原生態的項目如何保存下去,如何傳承下去的。
【正文】作為東道主,山東17市也帶來各地的非遺絕活亮相展會。此外,非遺創意衍生品展、優秀劇目惠民展演、非遺項目進校園等活動也將在非博會期間精彩呈現。
【同期聲】濟南市文廣新局副局長 張軍
我們這次辦會的主題就是“非遺,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個主題目的就是讓它貼近老百姓,也就是接地氣,讓老百姓感覺到我們的非遺博覽會,又好看、又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