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的山東科技獎,獲獎的成果共有235項。其中,有20項是自然科學獎,20項是技術發明獎,還有195項是科技進步獎。總數比上一年少211項,壓縮了47.3%。數量少了,但質量有了提升。
原始創新成果顯著增加。在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項目中,有發明專利的占85.8%,比上年提高了30.5個百分點。平均每個獎項有4.5個發明專利,增加了2.7個。
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獲獎比例較高。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項目中,農業、海洋漁業、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術與新醫藥、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領域94項,占43.7%,比上一年提高了6.1個百分點。
民生和節能減排領域項目獲獎成果多。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項目中,有108項成果涉及食品安全、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環境保護、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占50.23%。5項節能減排領域成果獲得了一等獎,接近一等獎總數的1/5。
企業成為獲獎成果創新主體。在127項技術開發類項目中,企業牽頭完成了74項,占58.3%;企業參與完成的有28項,占22.1%;參與的企業共有205家,平均每個獎項約有1.6家企業參與。
產學研協同創新取得新進展。獲獎項目中,由兩家及兩家以上單位協同完成的項目占58.7%。
中青年科研人員是獲獎中堅力量。獲獎人平均42歲,56歲以上的僅占6.66%,年齡結構更加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