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青島10月11日訊(記者 高忠業 王永強 王悅音 毛道光)秋收時節,位于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的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一片金黃,燦爛的稻穗隨風飛舞。這也意味著,以城陽上馬為代表的濱海小流域鹽堿地也可變成良田。10日晚8點,青島農業大學教授林琪作為組長,帶領七名專家組成的驗收小組,對基地內種植的YC-1803型號水稻材料進行測評,實測畝產261.39公斤,接近袁隆平院士畝產300公斤的目標。袁隆平在視頻連線時稱:“對此次測產結果滿意不滿足。”
大眾網青島10月11日訊(記者 高忠業 王永強 王悅音 毛道光)秋收時節,位于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的鹽堿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一片金黃,燦爛的稻穗隨風飛舞。這也意味著,以城陽上馬為代表的濱海小流域鹽堿地也可變成良田。10日晚8點,青島農業大學教授林琪作為組長,帶領七名專家組成的驗收小組,對基地內種植的YC-1803型號水稻材料進行測評,實測畝產261.39公斤,接近袁隆平院士畝產300公斤的目標。袁隆平在視頻連線時稱:“對此次測產結果滿意不滿足。”
圖集熱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