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路透社2月20日報道,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局長基里洛·布達諾夫表示,他認為烏克蘭與俄羅斯可能在今年實現停火。
在俄烏沖突迎來三周年之際,雙方有可能達成停火嗎?
問題一:過去三年 俄烏沖突的戰場態勢有何變化?
過去三年俄烏互有攻防 未來或謹慎用兵
總臺記者 魏東旭:過去三年,俄烏互有攻防。俄軍在沖突爆發之初,采用“閃擊戰術”,曾一度長驅直入,兵鋒直指基輔。后來,烏軍進行了反攻,還攻入俄本土庫爾斯克州,與俄軍交戰至今。
在三年的沖突中,俄烏雙方都大量使用無人機,引導火力打擊,攻擊對方縱深區域目標。如何防范無人機,也是雙方面臨的共同難題。
黑海也成了雙方博弈的戰場。“莫斯科”號巡洋艦在沖突中沉沒,是俄黑海艦隊的重大損失,黑海艦隊其他水面艦艇的活動和部署,受到了自殺式無人艇的干擾和威脅。
烏軍使用的“陸軍戰術導彈”和“風暴之影”巡航導彈,給俄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作為回應,俄軍在沖突中首次使用了“榛樹”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打擊烏克蘭縱深區域的軍工體系。
軍事觀察家認為,俄烏沖突中出現的新武器、新戰法,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未來戰爭的形態。目前,在接觸線上,雙方仍在進行激烈交戰。未來一段時間,為避免重大傷亡,俄軍和烏軍可能都會謹慎使用兵力,不會輕易發動大規模攻勢。
問題二:如果和談 俄烏雙方可能提出什么條件?
俄或要求維持領土現狀及烏克蘭不加入北約
烏克蘭核心關切是獲得安全保障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對于俄方來說,第一個就是領土問題,至少要讓俄羅斯能夠長期地控制現有的軍事控制區;第二個就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而且,實際上對俄方來說,可能還有更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要實現烏克蘭的去軍事化,要把烏克蘭的軍隊控制在一定的規模,從而,所謂確保不能對俄羅斯構成威脅;第三個,實際上俄方還希望通過俄烏和談的進程,和美國商討未來所謂歐洲安全架構的問題,也就是說要消除北約對俄羅斯的直接的軍事威脅。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對于烏克蘭來說,之前是一直要求俄羅斯撤軍,但是由于現在這種在戰場上不利的局面,如果在談判桌上也處于一個非常弱勢的局面的話,我想烏克蘭現在其實已經實際上放棄了這方面的要求,對它來說,現在最核心的關切還是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問題,就是說未來即使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之后,它也要能夠確保自身的安全。我想這可能是未來烏克蘭試圖在談判過程中得到的一個核心要求。
問題三:結束俄烏沖突存在哪些困難?
各方立場差距明顯 未來或有更多博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目前來看,對于俄烏和平進程來說,最大的難點還是在于各方的立場依然有著明顯的差距。雖然俄美的談判,已經基本上就領土保持現狀、烏克蘭不加入北約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但是烏克蘭和歐洲能不能接受,或者說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另外在領土維持現狀,包括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的問題上,以哪種機制確保未來的實施。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副所長 陳宇:另外就是在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上,其實各方還沒有達成共識。比如說在烏克蘭特別關注的安全保障的問題上,我認為這實際上是烏克蘭的底線,烏克蘭是希望歐洲派出軍隊進駐到烏克蘭來確保它的安全。但是,我認為俄羅斯,恐怕不會接受這樣的安排。因為對于俄羅斯來講,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避免北約的軍隊、歐洲的軍隊部署到烏克蘭,對俄羅斯構成威脅。我認為,未來俄烏和談恐怕難以一蹴而就,即便達成了某種停戰的協議,可能未來各方之間還會圍繞更多問題進行博弈。
來源:央視新聞
責編:
審核:曲欣萍
責編:曲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