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全國多地12345熱線宣布接入DeepSeek,義烏老板利用DeepSeek賣空小商品。抓取信息以秒計算,小白也能生成外語帶貨視頻,人工智能怎樣助推服務升級、帶來更多商機?
在廣東深圳福田區數十名AI數智員工已經“上崗”。可以說,人工智能正在持續助推政務服務等各種服務提質升級。
目前遼寧、湛江、南昌等地的12345熱線都已經宣布接入了DeepSeek。AI技術與12345熱線融合創新能帶來怎樣的新體驗呢?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來了解一二。
比如說,你想了解一下非本市戶籍補辦身份證,應該去哪辦,交什么材料?于是撥打12345來查詢。而在你打這個電話之前,相關政策已經被一鍵導入,人工智能自動解析條款并構建了關聯知識圖譜。在你提出問題的時候,AI能實時語義分析,自動匹配知識庫中的政策依據與解決方案,并回答你的問題。等你掛了電話,人工智能又會自動生成結構化摘要,話務員可以一鍵導出并同步到回訪系統,用于后續統計回訪等使用。
各地12345熱線與大模型相結合,會帶來哪些新變化?人工智能又將怎樣持續地助推政務服務升級呢?
2月20日,廣東江門發布消息稱,已上線了基于政務云國產環境下DeepSeek-R1通用能力,并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政府公文智能排版、政務辦事智能導辦等場景應用。
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宇介紹,在政務服務熱線方面,從智能問答、智能填單、智能政策解讀等多個方面試用了Deepseek大模型,除電話端仍由人工接聽外,互聯網端的問答,已經交給了經過訓練后的大模型,再由人工做補充:
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 梁宇 :平時說的12345是有電話端,其實我們還有一個網絡端,目前我們最先上線的是在網絡端,市民在我們網絡端提起問答的時候,因為這邊是文字式的訴求。基本上占了70%的是咨詢類的工單。傳統模式的話,是利用智能搜索來輔助人工的方式,在我們知識庫里邊去搜市民咨詢的問題,搜到答案之后由人工的方式進行反饋,效率就沒有這么高,引入了大模型之后,它會對市民群眾的咨詢的問題有很好的一個理解,并且根據它的理解,可以在我們給的知識庫里邊去搜索匹配的答案。
當然本地化部署的大模型并非像我們使用網頁端或APP一樣,而是經過江門的本地化訓練,讓它變成一個“江門通”。
我們將熱線知識庫中10.45萬條數據導入大模型進行訓練,我們把我們的知識庫直接導入了大模型,就相當于是喂給它語料,叫它去理解知識庫的答案,對的人工會去審核和補充。
梁宇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嘗試利用大模型對后臺數據進行分析,希望能從中發現市民反映問題的趨勢:
江門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 梁宇 :我們在后臺數據的分析方面也在嘗試應用大模型,但是目前還是在訓練中,現在江門市每天的訴求工單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特征,我們要在這么多工單里邊去發現一些我們要積極主動去處理的問題,去做一些分析歸類,這個也是大模型具備的一些能力。
遼寧省12345政務服務熱線早在1月23日就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進行內部試行。
遼寧省12345熱線平臺技術部部長 張時佳:接入大模型工作,其實我們在23年的08月就開始開展了,現在接入了Deepseek獲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說我們收到訴求人提出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實際上涵蓋多個部門需要解決,那么首先這個部門要給到哪個部門作為責任主體?這里我們就需要做一個鑒別工作,以前通過人工來做準確率不高,可能只能達到85%左右,那么通過梳理之后可以達到95%以上,以前其實是靠個人的經驗,話務人員不一定對政府的所有部門的責權清單都理解很清晰,現在結合了Deepseek,會更為全面更為具體。
張時佳告訴記者,Deepseek絕非簡單地接入系統之后就完全解決問題了,他們用全省12345此前積累的大量數據訓練后,才能更好地服務遼寧本地熱線。比如某一條路出現道路積水,話務員不可能對全遼寧省每一條道路的名稱、位置都了如指掌,此前在核實、定位方面就要花費不少時間。接入Deepseek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張時佳告訴記者,經過實踐部署后,他們發現利用Deepseek強大的推理能力,可以幫助制定更符合群眾需求的精細化管理政策。但實際使用中特定場景下,每次輸入文字量有限,且出現“幻覺”的情況也有發生。張時佳強調,目前使用結果來看,大模型并非萬能的,還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把關。
遼寧省12345熱線平臺技術部部長 張時佳:話務量增長是非常快的,每年基本都會在10%~20%之間的增長,這么快我們怎么服務好我們的市民?那么Deepseek可以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那把Deepseek給接入到系統是不是就萬事大吉了呢?其實不是。推理模型好處是什么?它很多環節你不知道,它會提醒你說你這個環節你沒想到,但是在政務領域,如果它結果是推理出來的,真的用到了指導工作中,基于它哪句話推理?你又很難去鑒別它,這個也是一個風險點,我的建議一定要不要放棄人工的審核,人工輔助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不要把所有工作都交給Deepseek,一定要做數據治理才能應用得更好。
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很多地方政務服務的質效提升是比較明顯的。那除了升級政務服務水平,人工智能還能在哪些領域大展拳腳呢?你可能想不到,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它還能幫助小商品店主把手里的商品賣到世界各地去。
義烏的老板們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他們不僅成功將小商品推向國際市場,還讓自己“秒學”36種外語,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交流小能手”。
做生意從“靠一張嘴兩條腿”到使用AI大模型,義烏市場迎來怎樣的全新發展機遇?除了當“翻譯”,人工智能還能如何服務外貿呢?
在國外社交網站的視頻里,浙江義烏的一位老板娘用羅馬尼亞語熟練地介紹商品。其實,這段視頻是由AI生成的。
傅江燕是浙江義烏商貿城四區的一位商戶,她和丈夫經營的襪子小店,每年能銷售2000萬雙襪子,主要出口到亞洲、非洲、南美。她告訴記者,商城的技術人員們已經進行了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和應用適配,新技術的出現給她帶來了不少便利。
在過去,義烏商戶與外商溝通常常面臨語言障礙,盡管有些商戶會一些簡單的外語詞匯,或者借助翻譯器、手勢來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依舊限制了貿易的效率和范圍。
現在,DeepSeek給義烏的老板娘們帶來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她們竟然“秒學”了36種外語!
傅江燕說,她只需要對著鏡頭說“一二三四五”,錄下有口型的視頻,再配上 DeepSeek生成的文案,AI小程序就能在10分鐘內自動生成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版本的推廣視頻,還能根據不同地區客戶的偏好匹配相應的背景音樂。
在義烏,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擁抱AI技術,將其作為外貿生意的“新標配”。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大數據公司副總經理 李宋偉:接入大模型之后,我們相當于是實現了科技賦能實體市場,主要從幾個方面來體現。我們通過大模型可以有效地幫助商戶更好地做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實現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轉變。通過大模型,加上我們AI的相關的一些產品,實現了快速得多語言營銷視頻的生成,幫助商戶更好地推廣。
公司技術總監樓勤峰表示,大模型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商品圖片設計的效率。
公司技術總監 樓勤峰:我們在營銷側做一些圖像的處理。我們在生產設計里面有一塊“圖生萬物”,讓經營戶在發布產品的時候只需要拍一張圖片,可以各種背景圖的形式快速地產生,而且目前大致的研究開發方向是一張圖片生成了一套圖,可以在各個電商平臺上進行分發。
義烏老板的故事,正是AI賦能中小企業的生動縮影。現如今,我國整個外貿商戶的經營方式正發生深刻變革。某線上跨境電商也在近日也宣布上線全流程AI外貿產品——生意助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在這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AI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而是每個普通商家觸手可及的工具。除了提供視頻文案創作、翻譯之外,大模型還將為商家帶來更多驚喜。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歐陽日輝:它(大模型)其實在智能客服方面,它也能起到比較好的作用,它能夠通過大模型AI的客服處理訂單的一些咨詢、退換貨,它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我覺得對于未來的市場的洞察和選品,至少能對商家起到一個輔佐的作用,這樣的話就能夠達到一個精準營銷。
歐陽日輝告訴記者,隨著大模型在跨境電商領域逐步落地,AI技術將成為外貿商戶的標準配置。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歐陽日輝:有了這種低成本的、便捷化的又比較簡單實用的大模型,它會推動我們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這種外貿,從原來的數字化走向智能化,對我們外貿的增長和我們外貿的升級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也在期望未來三五年,人工智能在外貿和跨境電商領域的應用會越來越多,為中國的走出去的貢獻會越來越大。
來源:中國之聲
責編:
審核:曲欣萍
責編:曲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