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品:齊魯特色 中國氣派
2011-10-13 10:42:00 我要評論
來源: 大眾網—大眾日報 關鍵詞:
[提要] 像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一樣,文化品牌建設也需要一批敢于擔當、勇于前沖的實干家。他們主動擎起山東文化發展的大旗,視使命如生命,不張揚,不浮躁,奮力拼搏,既讓自己攀登到藝術高峰,又推動山東文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提要] 像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一樣,文化品牌建設也需要一批敢于擔當、勇于前沖的實干家。他們主動擎起山東文化發展的大旗,視使命如生命,不張揚,不浮躁,奮力拼搏,既讓自己攀登到藝術高峰,又推動山東文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 本報記者 逄春階 趙 琳
山東這片深厚的沃土,總蘊涵著一種爆發力。埋頭耕耘的齊魯兒女,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豐收的喜悅。
10月11日,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山東文獻集成》竣工,這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地方文獻叢書,彌補了山東無代表性地方文獻叢書之憾。
8月23日,第二十八屆電視劇“飛天獎”揭曉,《沂蒙》摘得電視劇一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
8月20日,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揭曉,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巨制《你在高原》拔得頭籌;
6月28日,2011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揭榜,大眾報業集團旗下齊魯晚報、半島都市報雙雙入選,其中齊魯晚報連續7年上榜;
5月31日,全國“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愛的新創作歌曲”評選揭曉,10首獲獎歌曲中,山東占兩首。
魯劇、魯報、魯書、魯畫、魯歌、魯文……一個個“魯”字號金字招牌,在中國文化版圖強勢隆起,熠熠閃光。
文化發展:主動擔當
像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一樣,文化品牌建設也需要一批敢于擔當、勇于前沖的實干家。他們主動擎起山東文化發展的大旗,視使命如生命,不張揚,不浮躁,奮力拼搏,既讓自己攀登到藝術高峰,又推動山東文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你聽說過一部寫了22年的小說嗎?22個春夏秋冬,心無旁騖、“獨上高樓”,這是怎樣一種對事業的堅守?是怎樣一種對使命的擔當?淡泊、執著的山東作家做到了。450萬字、39卷的《你在高原》,是張煒22年的心血之作。有讀者說,之所以喜歡《你在高原》,是因為它讓人看到了張煒對文化發展這個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是因為它折射了齊魯文化的博大與厚重。張煒卻說:“偉大的文學傳統需要再生和淬火,而不是擯棄。”這句話,道破了山東文化人的精神底色。
我們看到,在山東文化人的這種“淬火”“再生”中,對文化主動擔當的信念、埋頭苦干的精神,深深內化在了他們的精神骨骼中。放眼全省文化界,一大批文化名家,走上前臺,贏得國內外認可。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獲獎者全國共有54位,我省的書法家顧亞龍、音樂家戚建波獲此殊榮。看山東畫壇,不但劉寶純、郭志光、單應桂等老一輩畫家寶刀不老,還有張志民、孔維克、沈光偉等中青年畫家迅速崛起。
這又是一個讓人驚嘆的“現象”,在全省輿論大合唱中勇當領唱的大眾報業集團,從2006年至今,在全國最高級別的新聞獎———中國新聞獎評選中,六年八獲一等獎,消息、通訊、評論、專欄、攝影、網頁、論文等各類體裁實現“大滿貫”,被業界稱之為“大眾日報現象”。驕人的成績為大眾報人的付出作了最好的詮釋。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波瀾壯闊,在每一個節點上,大眾報業集團各媒體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反應迅速,把握準確,引導有力,履行了黨報集團的神圣使命。
不僅如此,大眾報業集團擔當起文化企業集團應有的使命,參股有線電視網,加快旗下半島傳媒上市,不斷推進跨地區、跨媒體兼并、重組、擴張,為全省、全國黨報集團探索出一條發展壯大的新路徑。通過培育品牌媒體,延伸產業鏈條,效益大幅提升。2005至2010年六年間,集團總收入年均增長25%,利潤年均增長63%;2010年集團收入、利潤分別躍居全國報業第四、第三位。
“十二五”規劃,他們確立了實現資產、收入雙過百億,進入全國報業四強的“雙百四強”發展目標。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要把新聞宣傳做得更好更精,就是要適應媒體兼并、重組、擴張的趨勢,推動大眾報業集團進入強勢傳媒集團行列。”
喚醒資源:高度自信
“一個地區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關鍵是在你手里還剩下多少,你對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你對自己的文化資源挖掘了多少。讓文化資源沉睡,是無能的表現!鄙綎|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涂可國說。
文化資源如一汪活泉,越挖越旺。從省京劇院的新編歷史京劇《鐵血鴻儒》,到省呂劇院的《亂世魯商》;從濟南的歌舞劇《大舜》,到煙臺的呂劇《煙臺山作證》;從美輪美奐的全運會開幕式,到上海世博會上山東打造的《大羽華裳》,無一不是在放大齊魯文化資源,挖掘閃光點。
最大的品牌,莫過孔子。山東的藝術家讓孔子“動”了起來。話劇《布衣孔子》、電影《孔子》、動漫《孔子》,動畫片播出的時候還同步推出了《孔子》卡通書系列,由青島出版社獨家打造,該套叢書獲得了2010年度全國優秀圖書大獎。根據動畫片改編的外語版本《孔子》系列和音像制品,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納入指定教材。
科技與文化歷來如影隨形,科技是文化騰飛的強勁翅膀。濰坊中動傳媒動漫技術與濰坊傳統文化特色對接出26集原創動畫片《精靈蘿卜娃》,在央視少兒頻道甫一亮相,即引起強烈關注。利用高科技,諸葛亮故里沂南縣籌拍的52集大型動畫片《少年諸葛亮》正在緊張制作中。
過去屬于我們,現在更屬于我們。根據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伯祥事跡改編的大型呂劇《百姓書記》,反映農民工題材的大型話劇《嫂子》,根據發生在菏澤普通農民孟少良身上的真實故事改編的豫劇現代戲《山東漢子》和同名山東梆子大型現代戲,根據“史上最牛救援隊”為創作原型拍攝的電影《日照好人》,這些藝術精品形象地刻畫出山東精神山東人。
遵循規律:高度自覺
8月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接見電視劇《沂蒙》劇組代表時強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大決策,有力促進了全省文化改革發展。廣大文藝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影視劇創作生產的同志們,創作了一大批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精品力作。山東電視劇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卓越的藝術品質、豐富的文化內涵、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打造了山東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品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精品創作,支持力度大。地方黨委、政府在扶持精品創作上出臺了具體舉措。更關鍵的是,上上下下自覺遵循藝術規律。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自覺,山東影視中心5年拍攝電視劇40部1200多集,有14部作品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29個獎項。
藝術問題交給行家,營造寬松環境,才能多出精品。電視劇《沂蒙》拍攝時,關于色調問題曾引起主創人員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沂蒙》灰蒙蒙的色調,跟整個時代氛圍不協調;也有人觀點相反,認為青灰色、灰黑色的主色調,切合戰爭實際。作為出品方之一的臨沂市態度非常明確:“色調屬于藝術問題。只要有利于弘揚沂蒙精神,什么適合就用什么。”
省委黨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張文珍說,從政治宣傳的手段到尊重藝術規律、重視市場,文藝精品打造經歷了漫長的蛻變過程。《沂蒙》追求原生態,老少都喜歡!跋矚g”的背后,是我們的領導在藝術規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覺。
原創歌劇,是衡量文化強省的重要標志。8月21日至24日,大型原創歌劇《趙氏孤兒》在山東劇院連演四場。這是省歌舞劇院為迎接“十藝節”重點打造的劇目。開始時有人懷疑,《趙氏孤兒》這一題材被戲曲、話劇、電影等多種藝術樣式搬演,再排演歌劇有多大價值?經過上下幾輪論證,最后決定干就干一流!省文化廳副廳長陳鵬介紹,我們對劇目的標準是:國際語匯、國家水準、民族特色、山東品牌。
改革創新:制勝之道
打造文化精品,需要源源不斷的動力。動力是什么?改革創新。
雜技團是獲獎大戶,贏得國內外大獎無數,但金牌卻沒變成“金礦”。濟南市雜技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鄧寶金回憶,5年前,她的主要精力是到處拉贊助、送票。
從金牌到金礦,先得讓觀眾喜歡。雜技團改制后,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雜技不能只靠高難度的“技”,還要“雜”,走“混搭”路線,他們將雜技與京劇結合,制作出一臺京劇意象雜技劇目《粉墨》,已經演出近500場,如今又推出《粉墨·紅色記憶》。
青島歌舞劇院有限公司2009年底改制以來,抓精品、拓市場,在第九屆全國舞蹈大賽上,他們的舞蹈《扇趣》從全國174支專業舞蹈團體中脫穎而出,捧得優秀表演獎。威海市剝離市群眾藝術館的部分事業人員組建夢海演藝公司,原創大型情景演藝《夢!、卡通情景劇《地球大樂園》在國外商演90余場。臨沂市歌舞團改制后,打造出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成為臨沂旅游的文化品牌。山東出版集團完成整體轉企改制后,激發了廣大編輯的積極性,《笑貓日記》成為發行量突破1000萬冊的超級暢銷書。
培養人才也要創新。9月中下旬,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聯合主辦全省青年戲曲演員研修班,研修班分省外觀摩和省內交流兩部分。25名青年演員分別來自省內17個院團,涵蓋京劇和7個地方劇種。來自泰安山東梆子劇院的孫海龍說:“學習期間,我觀摩了外省的優秀地方戲曲,也接觸到了全省各個劇種院團的同行,互相交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增強了我干好山東梆子事業的信心!眮碜詾I州市京劇院的宣魯婧是編外學員,自費參加培訓班,目的就是開眼界,提素質。
隨著齊魯文化品牌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隨著富有齊魯特色、體現中國氣派的知名文化品牌的鑄就,一個精品閃耀、文脈充盈的文化強省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山東這片深厚的沃土,總蘊涵著一種爆發力。埋頭耕耘的齊魯兒女,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出豐收的喜悅。
10月11日,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山東文獻集成》竣工,這是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地方文獻叢書,彌補了山東無代表性地方文獻叢書之憾。
8月23日,第二十八屆電視劇“飛天獎”揭曉,《沂蒙》摘得電視劇一等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編劇獎;
8月20日,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揭曉,著名作家張煒的長篇巨制《你在高原》拔得頭籌;
6月28日,2011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揭榜,大眾報業集團旗下齊魯晚報、半島都市報雙雙入選,其中齊魯晚報連續7年上榜;
5月31日,全國“唱響中國——群眾最喜愛的新創作歌曲”評選揭曉,10首獲獎歌曲中,山東占兩首。
魯劇、魯報、魯書、魯畫、魯歌、魯文……一個個“魯”字號金字招牌,在中國文化版圖強勢隆起,熠熠閃光。
文化發展:主動擔當
像任何一項事業的發展一樣,文化品牌建設也需要一批敢于擔當、勇于前沖的實干家。他們主動擎起山東文化發展的大旗,視使命如生命,不張揚,不浮躁,奮力拼搏,既讓自己攀登到藝術高峰,又推動山東文化進入發展快車道。
你聽說過一部寫了22年的小說嗎?22個春夏秋冬,心無旁騖、“獨上高樓”,這是怎樣一種對事業的堅守?是怎樣一種對使命的擔當?淡泊、執著的山東作家做到了。450萬字、39卷的《你在高原》,是張煒22年的心血之作。有讀者說,之所以喜歡《你在高原》,是因為它讓人看到了張煒對文化發展這個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是因為它折射了齊魯文化的博大與厚重。張煒卻說:“偉大的文學傳統需要再生和淬火,而不是擯棄。”這句話,道破了山東文化人的精神底色。
我們看到,在山東文化人的這種“淬火”“再生”中,對文化主動擔當的信念、埋頭苦干的精神,深深內化在了他們的精神骨骼中。放眼全省文化界,一大批文化名家,走上前臺,贏得國內外認可。第三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獲獎者全國共有54位,我省的書法家顧亞龍、音樂家戚建波獲此殊榮。看山東畫壇,不但劉寶純、郭志光、單應桂等老一輩畫家寶刀不老,還有張志民、孔維克、沈光偉等中青年畫家迅速崛起。
這又是一個讓人驚嘆的“現象”,在全省輿論大合唱中勇當領唱的大眾報業集團,從2006年至今,在全國最高級別的新聞獎———中國新聞獎評選中,六年八獲一等獎,消息、通訊、評論、專欄、攝影、網頁、論文等各類體裁實現“大滿貫”,被業界稱之為“大眾日報現象”。驕人的成績為大眾報人的付出作了最好的詮釋。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波瀾壯闊,在每一個節點上,大眾報業集團各媒體表現出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反應迅速,把握準確,引導有力,履行了黨報集團的神圣使命。
不僅如此,大眾報業集團擔當起文化企業集團應有的使命,參股有線電視網,加快旗下半島傳媒上市,不斷推進跨地區、跨媒體兼并、重組、擴張,為全省、全國黨報集團探索出一條發展壯大的新路徑。通過培育品牌媒體,延伸產業鏈條,效益大幅提升。2005至2010年六年間,集團總收入年均增長25%,利潤年均增長63%;2010年集團收入、利潤分別躍居全國報業第四、第三位。
“十二五”規劃,他們確立了實現資產、收入雙過百億,進入全國報業四強的“雙百四強”發展目標。大眾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傅紹萬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要把新聞宣傳做得更好更精,就是要適應媒體兼并、重組、擴張的趨勢,推動大眾報業集團進入強勢傳媒集團行列。”
喚醒資源:高度自信
“一個地區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關鍵是在你手里還剩下多少,你對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你對自己的文化資源挖掘了多少。讓文化資源沉睡,是無能的表現!鄙綎|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涂可國說。
文化資源如一汪活泉,越挖越旺。從省京劇院的新編歷史京劇《鐵血鴻儒》,到省呂劇院的《亂世魯商》;從濟南的歌舞劇《大舜》,到煙臺的呂劇《煙臺山作證》;從美輪美奐的全運會開幕式,到上海世博會上山東打造的《大羽華裳》,無一不是在放大齊魯文化資源,挖掘閃光點。
最大的品牌,莫過孔子。山東的藝術家讓孔子“動”了起來。話劇《布衣孔子》、電影《孔子》、動漫《孔子》,動畫片播出的時候還同步推出了《孔子》卡通書系列,由青島出版社獨家打造,該套叢書獲得了2010年度全國優秀圖書大獎。根據動畫片改編的外語版本《孔子》系列和音像制品,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納入指定教材。
科技與文化歷來如影隨形,科技是文化騰飛的強勁翅膀。濰坊中動傳媒動漫技術與濰坊傳統文化特色對接出26集原創動畫片《精靈蘿卜娃》,在央視少兒頻道甫一亮相,即引起強烈關注。利用高科技,諸葛亮故里沂南縣籌拍的52集大型動畫片《少年諸葛亮》正在緊張制作中。
過去屬于我們,現在更屬于我們。根據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伯祥事跡改編的大型呂劇《百姓書記》,反映農民工題材的大型話劇《嫂子》,根據發生在菏澤普通農民孟少良身上的真實故事改編的豫劇現代戲《山東漢子》和同名山東梆子大型現代戲,根據“史上最牛救援隊”為創作原型拍攝的電影《日照好人》,這些藝術精品形象地刻畫出山東精神山東人。
遵循規律:高度自覺
8月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接見電視劇《沂蒙》劇組代表時強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重大決策,有力促進了全省文化改革發展。廣大文藝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影視劇創作生產的同志們,創作了一大批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精品力作。山東電視劇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卓越的藝術品質、豐富的文化內涵、突出的地域文化色彩,打造了山東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品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精品創作,支持力度大。地方黨委、政府在扶持精品創作上出臺了具體舉措。更關鍵的是,上上下下自覺遵循藝術規律。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自覺,山東影視中心5年拍攝電視劇40部1200多集,有14部作品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29個獎項。
藝術問題交給行家,營造寬松環境,才能多出精品。電視劇《沂蒙》拍攝時,關于色調問題曾引起主創人員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沂蒙》灰蒙蒙的色調,跟整個時代氛圍不協調;也有人觀點相反,認為青灰色、灰黑色的主色調,切合戰爭實際。作為出品方之一的臨沂市態度非常明確:“色調屬于藝術問題。只要有利于弘揚沂蒙精神,什么適合就用什么。”
省委黨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張文珍說,從政治宣傳的手段到尊重藝術規律、重視市場,文藝精品打造經歷了漫長的蛻變過程。《沂蒙》追求原生態,老少都喜歡!跋矚g”的背后,是我們的領導在藝術規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覺。
原創歌劇,是衡量文化強省的重要標志。8月21日至24日,大型原創歌劇《趙氏孤兒》在山東劇院連演四場。這是省歌舞劇院為迎接“十藝節”重點打造的劇目。開始時有人懷疑,《趙氏孤兒》這一題材被戲曲、話劇、電影等多種藝術樣式搬演,再排演歌劇有多大價值?經過上下幾輪論證,最后決定干就干一流!省文化廳副廳長陳鵬介紹,我們對劇目的標準是:國際語匯、國家水準、民族特色、山東品牌。
改革創新:制勝之道
打造文化精品,需要源源不斷的動力。動力是什么?改革創新。
雜技團是獲獎大戶,贏得國內外大獎無數,但金牌卻沒變成“金礦”。濟南市雜技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鄧寶金回憶,5年前,她的主要精力是到處拉贊助、送票。
從金牌到金礦,先得讓觀眾喜歡。雜技團改制后,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雜技不能只靠高難度的“技”,還要“雜”,走“混搭”路線,他們將雜技與京劇結合,制作出一臺京劇意象雜技劇目《粉墨》,已經演出近500場,如今又推出《粉墨·紅色記憶》。
青島歌舞劇院有限公司2009年底改制以來,抓精品、拓市場,在第九屆全國舞蹈大賽上,他們的舞蹈《扇趣》從全國174支專業舞蹈團體中脫穎而出,捧得優秀表演獎。威海市剝離市群眾藝術館的部分事業人員組建夢海演藝公司,原創大型情景演藝《夢!、卡通情景劇《地球大樂園》在國外商演90余場。臨沂市歌舞團改制后,打造出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成為臨沂旅游的文化品牌。山東出版集團完成整體轉企改制后,激發了廣大編輯的積極性,《笑貓日記》成為發行量突破1000萬冊的超級暢銷書。
培養人才也要創新。9月中下旬,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聯合主辦全省青年戲曲演員研修班,研修班分省外觀摩和省內交流兩部分。25名青年演員分別來自省內17個院團,涵蓋京劇和7個地方劇種。來自泰安山東梆子劇院的孫海龍說:“學習期間,我觀摩了外省的優秀地方戲曲,也接觸到了全省各個劇種院團的同行,互相交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增強了我干好山東梆子事業的信心!眮碜詾I州市京劇院的宣魯婧是編外學員,自費參加培訓班,目的就是開眼界,提素質。
隨著齊魯文化品牌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隨著富有齊魯特色、體現中國氣派的知名文化品牌的鑄就,一個精品閃耀、文脈充盈的文化強省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劉寶才
我要評論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