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媽,不給我買“蘋果三件套”,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
近日,一則女大學生開學前執意要買“蘋果三件套”,氣哭母親的報道被各大網站和微博頻繁轉載。報道稱,暑期就快結束,各大高校將陸續迎來新生報到。不少大學生都在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添置電子“裝備”。北京中關村某電子賣場外,一位媽媽蹲在墻角,手捏紙巾,不時抽泣。銷售人員道出緣由,女孩兒要去外地讀大學,一定要買蘋果手機、iPad3和蘋果筆記本電腦這所謂的“蘋果三件套”,還要高配,超過2萬元的總價讓媽媽吃不消。女孩大喊:“不給我買,就讓我在大學丟臉去吧。”說完扔下母親,揚長而去。
報道刊出后,網絡上議論紛紛。有媒體做了網友互動調查,結果顯示網友持兩大意見:第一,發生這樣的事情,只能說明父母平時過分溺愛,盲目縱容孩子高消費,家長要承擔責任。第二,已經考上大學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打工來購買。
據了解,目前大學生電腦、手機等普及率已接近100%。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于海認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裝備”,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蘋果”等電子產品已非某一社會階層的特權,多數城市家庭尚能承受,因而成為“90后”們的普遍裝備。孩子金榜題名,在踏上新的人生起點時,家長適度滿足孩子的“裝備”需求,只要量力而行,本無可厚非。
但也有教育專家提出,如果孩子超越家庭經濟條件攀比“裝備”,甚至因裝備不齊而感覺“丟人”,則背離了家長“獎勵”的本意。不少家長從小用高物質承諾來獎勵和刺激孩子學習,這不僅養壞了孩子“胃口”、助長了虛榮心,而且容易導致孩子貪圖享受、缺乏自食其力的責任感。“拼裝備”帶來的尷尬更值得家長反思考上大學,孩子又邁出了成長的新步伐,家長要從一味包辦縱容轉為理性引導,教育孩子合理消費、自主付出合理收獲等,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記者 許鶯 李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