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將近48億善款不翼而飛?"這是關心公益事業的網民"落魄書生周筱赟"微博中發出的疑慮。他提到,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2011年度財務報表上,至少有48億巨款下落不明。另外,他還貼出中華兒慈會2011年財務報表中的部分內容,其中有關48億的部分做了重點標注。
對于剛剛經歷了信任危機的慈善組織而言,這個消息無疑是爆炸性的。面對質疑,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如何回應?這背后投射出哪些公益管理漏洞?
網友"落魄書生周筱赟"發微博指出:"在中華兒慈會2011年報財務報表《現金流量表》中,有48億元資金不翼而飛。"這條微博發出后,立刻被各大微博網友轉發近萬次。中華兒慈會傳播部部長助理姜瑩在接受采訪時第一句話是"年報上刊出的數字錯了,多了一個0,這是嚴重的失誤"。為此,中華兒慈會10日就2011年年報上數據錯誤致歉,并提到"財務人員將其中的銀行短期理財累計發生額4.75億元誤寫為47.5億元了"。
姜瑩:錯誤主要是這兩筆業務并不是實際所產生的業務,所以在審核中沒有發現。這個錢主要是一些銀行理財的往來賬目所產生的累計額,最后達到4.8億左右,當時這一部分可能沒有被發現到。
負責此項審計的北京中證天通會計師事務所副主任會計師李征表示,在審計過程中,他們主要關注了中華兒慈會的賬目資金發生情況,所以沒有發現中華兒慈會財務報告中近48個億的數字問題。他說,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查證落實后才有結論。
然而,在網絡爆料人周筱赟看來,巨額資金以"其他與業務相關資金"名義通過兒慈會賬戶,但卻沒有進入到日常業務活動或投資中。是否有"洗錢"的可能?兒慈會回應,基金會絕無洗錢行為。基金會為增加收入,更好地開展救助工作和減少業務費用占用捐款額的比重,采取了在銀行短期理財的行為。但這一數字出現了錯誤,產生了網友質疑的問題。
姜瑩:網友所提到的4.8億款項其實就是銀行的理財滾動額度,是賬戶里面因為理財所產生的,每月都會有進出,一年累計額就達到了4點多億,所以這個費用從始至終從來沒有出過我們的帳戶。
王振耀:根據我的常識、我作為理事對兒慈會的理解,起碼從目前的信息看洗錢48億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要洗錢就會去別的領域,也不會到這個道德標準、社會價值、透明度都比較高的領域。所以我判斷洗錢不可能,但是錯誤相當嚴重。
也有公眾認為,即便誤加了一個0,兒慈會高達4.8億的賬目往來也足夠引人注目。為此,姜瑩拿出了兩張報表,表頭寫著《其他貨幣資金明細賬》。她說,其實明細賬顯示的將近4.8億并不是兒慈會的擁有的"財富",而是短期理財累計發生額。
姜瑩:今天收到能查得到的錢款是2.3億,我們每年都會按民政部的規定,將70%用于慈善用途。所以我們賬戶里不可能有超過1億的錢,能用于理財的今年是5000萬,有的時候是3000萬、4000萬,它在我們賬戶中滾動理財,而這4.8億就是一年理財滾動產生的總額。
兒慈會表示,如網民對此仍有疑問,或對中華兒慈會財務工作有其他疑問,歡迎到基金會查看整體賬目。每年,中華兒慈會均接受民政部審計部門的審計,未來將不斷加強對于財務運作的管理。
姜瑩:這次確實是管理上出現了比較大的失誤,接下來我們會進行財務整頓,也希望更好地把原來的賬目理清。今后我們也會把這件事向所有網友公開,避免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認為,這說明公益管理存在漏洞,尤其是審計體制和財會管理,未來應該健全工作程序。
王振耀:依現在來看,有大致的一些審計,各種各樣的專業審計機構都有,但是審計機構可能是在工作程序和技術上都會存在著一些漏洞,我覺得這件事提醒我們,我們的各項工作,特別是管理方面,一定要標準化、程序化,細節一定要特別謹慎特別系統。這個事件也說明我們粗放型的管理遠遠不能適合現在的需要了。(記者車麗 張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