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占祥:駱駝泉邊最后的撒拉歌者
2011-07-28 11:31:00 我要評論
施曉亮 來源: 齊魯周刊[提要] 在青誨循化縣街子巷韓占祥的家里,這位61歲的撒拉歌手給我們唱完了這首撒拉“花兒”后,談起了“十人九韓”的撒拉族。“全國9萬撒拉族,有8萬生活在我們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撒拉族民間藝人在駱駝泉邊放歌“花兒” (施曉亮十年前攝)
撒拉人家(施曉亮十年前攝)
撒拉禮拜寺(施曉亮十年前攝)
編者按:本文為特約記者施曉亮十年前采訪報道。
“提起我的家呀,我家在循化,白素布汗塌青夾夾,名叫個韓撒拉......”
一,
在青誨循化縣街子巷韓占祥的家里,這位61歲的撒拉歌手給我們唱完了這首撒拉“花兒”后,談起了“十人九韓”的撒拉族。“全國9萬撒拉族,有8萬生活在我們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街子巷是中國撒拉族的發祥地,相傳800年前我們撒拉族的祖先尕勒莽阿訇為了逃避統治階級的剝削,帶著眾多百姓從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和吐庫曼斯坦騎著駱駝,駝著土壤和泉水千里遷徒至此,我們都相信街子巷的駱駝泉是‘胡大’(真主)給我們撒拉人的恩賜,祖先同時帶來的還有一套初版的《古蘭經》,現在這套世界僅存的三套《古蘭經》之一就存在街子巷大清真寺里,這成為我們廣大撒拉教民驕傲的資本。”
韓占祥的宅子是10年前翻蓋的,現在還算得上是街子巷里最豪華的房子,因為像他這樣的撒拉民居已經很難找見了。韓占祥很得意地對我們介紹他這件作品--房子的結構、布局直至雕梁畫棟的圖案,全是他親手設計的。特別是正房(東屋)的門楣之上的三層木雕圖案,從下往上依次是居于盛開的梅花中間的清真寺、藍天背景映襯下的天堂仙桃、綠色鏤雕的阿拉伯文“真主偉大”,這里面有著深刻的宗教含義。“當時那幾個木雕匠人看著圖紙都呆了,說這么復雜、精美的木雕十幾年沒見過了。”現在韓占祥的家成了撒拉族民居范本,地區和縣上有重要人來,都要到這里參觀一番。
二,
40年前,韓占祥就是西北地區著名的歌手。他不僅會唱傳統“花兒”,而且更擅長現編現唱,天才的“脫口秀”。1964年,剛從西北民院教育系畢業才3年的韓占祥,憑著自己創作的一首撒拉“花兒”《新循化》,參加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只憑著一把二胡、一只笛子,韓占祥的歌聲就把個全場的氣氛烘得接近沸騰,評委和專家們也忍不住站起來鼓掌。青海省委一位領導到西寧車站迎接時,第一句話就問:“哪個是撒拉族唱花兒的?”然后握著韓的手說:“你一首《新循化》唱遍了全中國,唱紅了北京城,你是青海人民的驕傲,撒拉人民的光榮。”
那年韓占祥才23歲,已經是縣文化館的負責人,省領導的鼓勵激發起他無窮的創作熱情,一年之后,他整理創編了表現撒拉族東遷歷史的舞劇《駱駝泉的故事》。這個在西北轟動一時的舞劇后來沒有逃得過“革命群眾”的眼睛,1966年,韓占祥因為創作“大毒草”被打成“反革命分子”,打入冷宮13年。
這13年對于很多被“踏上一只腳”的人來說不諦人間煉獄,韓占祥卻說自己上了13年學。下放勞動讓他有機會接觸到大量民間藝人,田間地頭就成了他學習撒拉族民間文化的課堂。因此,當1979年“全國少數民族民間歌手、詩人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時,“上面”挑來選去最后還是選中了韓占祥作為撒拉族代表,這時他“反革命分子”的帽子還未摘去。這次會上,韓占祥讓與會者記住了“撒拉族”這個名字,在與會的13個民間“花兒”歌手中,只有他一人有幸進中南海為領導人演出,他即興演唱的4首“花兒”,其中一首:“鳥兒出籠馬脫韁/金鳳凰展開了翅膀/人民給了我銀鈴嗓/放聲唱/要響個百花兒齊放......”小個子的鄧小平站起身來給他鼓掌,合影時,小平同志就讓韓占祥站在自己身后。
官復原職后,韓占祥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掘撒拉族歌舞。家人都反對他,因為他就是在撒拉歌舞上跌倒的,可他倔犟地認為:民族文化一定會越來越值錢。幾年之后,他創作的4個撒拉族節目代表青海省參加全國烏蘭牧騎文藝調演,拿了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國家舞蹈家協會主席賈左光同志在閉幕式上發表了一個小時的總結講話,其中半個多小時是講撒拉族的。
三,
在循化,韓占祥算得上知名度很高的文化名人,但他的心情并不暢快。“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天下無人不知黑阿佤。可是有幾個人知道我們撒拉呢?我感到撒拉文化后繼乏人,靠我一個韓占祥身單力孤。我一手操辦起來的縣文工團,現在只是應付接待,因為循化這個地方很適合消夏。這讓他感到很悲哀也很無奈。”
前不久,陪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中國官員穆卡拉來循化考察,韓占祥在駱駝泉邊講的一番話深深打動了這位剛果黑人,穆卡拉說:“我同意剛才韓先生說的,民族文化中最精髓的核心是什么?是愛,愛什么?愛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民族為什么可愛?因為我們獨特的文化。我們剛果黑人的文化標志是手鼓,一敲起來,別人就知道我是剛果人,而不是美國黑人。我想象中的北京不是現在的北京,北京的傳統文化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從北京到天津再到上海,都是一樣的城市格局,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風格。”在穆卡拉以及陪同前來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劉春香的提議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去向何方”研討會立即就在駱駝泉邊舉行。直至現在,韓占祥跟我們說起當時的情形,話語中還透著掩飾不住的激動。
四,
現在讓略感欣慰的是他的兒孫中間已經有人在繼承他的衣缽。18歲的小女兒韓佩玲是縣文工團的演員,現在不在家,她是作為撒拉族的惟一代表到深圳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少數民族編導培訓班”,這個培訓班是國家民委出資為人數總數不足10萬人的22個少數民族培養文藝編導人才而舉辦的。而他17歲的大孫子韓奴海初中畢業后就進入街子巷大清真寺學習阿拉伯文,經過3年的苦修,現在小奴海已經能夠領著幾百穆斯林信徒做禮拜了。“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與阿拉伯國家的交往肯定會日漸增多,我孫子最起碼可以做個不錯的翻譯。”
2001年底,韓占祥從文化站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而他對民族文化的責任心一點也沒有減弱。他一直想成立一個“撒拉族民間文藝研究會”,把全縣的民間藝人集中起來,把他們寶貴的文化素材搶救記錄下來。他希望縣上能給他投點資,買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電腦。“等這些民間藝人死了,再去東一點西一點地搜集就難了。
最近,縣里要籌備撒拉文化旅游節,縣領導親自請韓占祥出上,擔綱總策劃總導演。
更多新聞
相關閱讀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