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lnez7"></noscript>
<blockquote id="lnez7"><pre id="lnez7"></pre></blockquote>
<blockquote id="lnez7"></blockquote>

<blockquote id="lnez7"><xmp id="lnez7">
  • 保安族第一個碩士的“民族文化苦旅”

    2011-07-28 16:26:00     作者: 劉國棟 施曉亮    來源: 大眾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保安族 研究生 馬沛霆 民族文化
    [提要] 保安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最新人口統計顯示僅有1.6萬多人,其中90%以上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下轄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7月26日,“黨旗漫卷中國紅——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風活動”采訪團抵達積石山縣,走近了這個大眾很陌生的少數民族。

    為保護宣傳好本民族文化,馬沛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馬沛霆寫的《保安腰刀》現在被收藏在積石山縣博物館。

    為了更多的了解保安族文化,馬沛霆經常要到保安三村保安族聚居的地方和族里的老者交談。

      大眾網-聯通3G積石山縣7月28日報道記者 劉國棟 特約記者 施曉亮)保安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最新人口統計顯示僅有1.6萬多人,其中90%以上聚居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下轄的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7月26日,“黨旗漫卷中國紅——走進56個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風活動”采訪團抵達積石山縣,走近了這個大眾很陌生的少數民族。
      在進入積石山縣之前,我們在臨夏州結識了“保安族文化網”的創辦人、總編馬沛霆。馬沛霆是保安族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研究生,3個月前,他在百度“積石山吧”上看到領隊施曉亮發的尋人貼,主動聯系施曉亮,兩人網上神交已久,算是未曾謀面的老友了。在積石山縣,采訪團聽他講述了自己為宣傳、保護民族文化而上下奔走的十年“文化苦旅”。
      保安族的第一個研究生
      白T恤、白運動鞋,帶著黑框眼鏡,剛剛而立之年,馬沛霆已經是對保安族文化有了十年研究的知名學者。
      2000年開始,國家民委聯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組織了一次人口少于10萬的少數民族生活狀況調查,這次調查的報告后來被中央領導簽批,并由此出臺了對這些人口較少的民族的扶持政策。那時候的馬沛霆正上高二,剛好是假期,這個調查組邀請他做了臨時的向導,“在這之前也沒有太多接觸過,他們對保安族方方面面的關注,讓我感覺到田野采風的價值,可以為我們這些民族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同時我也認識到了我們保安族這樣的少數民族文化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考大學時,我有意報考民族學院。”
      第二年,馬沛霆如愿以償考入了西北民族學院社會民俗學學院。“剛進入大學,同學們聽說我是保安族的,竟然很奇怪地問我,‘保安族?有沒有警察族啊?’”馬沛霆說,自己當時感到很憤懣,“后來平靜下來慢慢思考,其實不能怪那些同學,這是因為我們保安族對外宣傳太少了,所以才不為人知。”
      2002年,云南大學組織了一次對于中國少數民族村寨情況的調查,調查保安族時選的正好是馬沛霆所在的村子,正上大二的馬沛霆就陪著去了,負責保安族部分的調研撰寫。那也是馬沛霆第一次為自己的民族寫書,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當時是夏天,在老師特別小的一個辦公室里,熱得很,蚊子多,連續熬夜,25天,寫了5萬多字。”
      自此馬沛霆對于本民族文化的研究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馬沛霆考上了西北民族學院的研究生,成為保安族的第一個研究生,也就是從這一年起,馬沛霆陸續參與了一系列民族文化的研究,參與撰寫并出版的相關書籍就有五六本之多,論述上百萬字。
      為“保安腰刀”等申遺
      馬沛霆一直想為自己這個“小民族”做些實在的事。這方面他最有成就感的是以他為主申報“保安腰刀”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功。
      2006年,馬沛霆正在西北民院讀研二,他聽說自己的老師馬自祥正在申報東鄉族的《米拉尕黑》(敘事長詩)國家級非遺,腦筋一轉:“為什么保安族不申報呢?”
      但是,難題隨后而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保安族要為自己的民族申報什么呢?而且申請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代表作》的申報表要求非常嚴格,三萬字的申請書要包括文化遺產所處區域概況、主要內容、傳承譜系、主要價值、基本特征、瀕危狀況、已采取的措施,保護內容,保障措施,按年限分的一個保護計劃,還需要一份十分鐘的影像資料。這些東西怎么去準備?
      馬沛霆在跟積石山文化局聯系并取得支持后,選取了保安族具有民族特色的七八個點,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走進田間地頭百姓家中,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把保安族民族文化進行了一次集中的梳理。
      “工作量太大了,田野調查、寫20多萬的申請書,都是我一個人完成的,別人也插不上手。還有電視片,全是我撰稿,請當地電視臺的朋友去拍資料,每個項目大約拍三四個小時的資料,我懂一些電腦非線編,自己做后期,編輯成十分鐘,再請電視臺主持人幫忙配音,自己上字幕……”
      保安族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標志是“保安腰刀”,申報定名時,文化部門的有關領導說:“這還有什么異議嗎?保安腰刀啊”,但馬沛霆認為“保安腰刀”只是最終的產品,而打刀的獨特工藝才是保安腰刀的精髓,在他的堅持下,申報名稱最終確定為“保安腰刀鍛制工藝”。
      由于材料充沛、詳實,“保安腰刀鍛制工藝”順利通過評定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他主導申請其他幾項文化遺產,兩項進入省級非遺名錄,四項進入州級非遺名錄。
      這一年的苦累和收獲同樣巨大。他把申遺過程中的積累,逐步整理成為一系列成果。
      獨辦網站,為保安族文化而堅守
      2005年,正在讀大四的馬沛霆接觸網絡時間不長,看到藏族老師創辦了一個“藏族文化網”,深受啟發,就萌生了創辦保安族文化網的想法
      “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保安族文化。大學三四年也積攢了一些材料,包括自己發表的一些這方面的作品,把這些東西放到網上就是了。”
      但談何容易,他一介窮書生,經費從飯費里摳。當他注冊“保安網”域名時,卻發現“www.baoanzu.com”這個域名已經被江西的一個文化公司搶注,只好又花500元買來。“自己注冊也就幾十塊錢。500元,是我倆月的飯錢了”。網站就他一個人,自封總編,兼任編輯、校對,上百萬字的文字放到網絡上,需要一個一個的敲打出來,馬沛霆就跑到打字復印店里的,以1000字5塊錢的價格,自費找人打。
      2008年,馬沛霆的保安族文化網終于初具規模,他借著改版的機會邀請了省州有關領導以及保安族的官員、民間藝人等上百人,參加了網站的改版開通儀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網站,網絡對于新時期發展民族文化的意義,對他們普及一下網絡跟民族文化之間的結合的價值和意義,網站應運而生,是個時代的產物。”
      馬沛霆目前是臨夏州政府秘書處的普通一員,但每天都需要協助領導處理辦公室的日常事務,撰寫講話、起草公文,為配合我們采訪,州委宣傳部協調借調他做我們的“場外指導”時,他身上還壓著許多公務。他對這些工作認真負責,陪我們一天后急著回州政府整夜加班趕寫公文和講話。他這樣的小人物,工作繁重,收入微薄,卻懷揣著一份對本民族文化從不消減的激情,以一已之力,堅守在民族文化保衛戰的前沿,在飛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左沖右突。
      民族語言盡量讓它消失得慢一些
      保安族是一個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很幸運的是,這個只有16000多人的民族,由于聚居程度高、相對封閉,至今“保安話”還是保安人通用的“官方語言”。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保安人走出去的機會增多,保安語言也面臨著消失的危險。
      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馬沛霆陪同研究保安語的日本專家佐藤暢智到積石山做田野調查。“我從沒見過如此敬業的專家,他會為簡單的一句話,比如這個杯子擺在這里還是那里,而反復詢問、記錄一個下午。”2008年,馬沛霆被日本廣島大學北京研究中心聘為客座研究員,和佐藤暢治亦師亦友、稱兄道弟,他們直到現在相互發郵件、短信,還在使用他倆共同發明的保安語拼寫方式。

      “中國不是所有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民族,原來有語言,后來也消失了。本民族語言是這個民族的文化底線,丟掉了,就很難再是這個民族了。”馬沛霆沉重卻堅定地說:“我不想看到保安族在民族文化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朵浪花。尤其是象我這樣的所謂保安族的文化人,更應該有一份責任心,通過自己的力量,盡量把文化消亡的腳步放慢一些。””
      6年間,馬沛霆田野采風、搜集整理了近3000條保安語的詞匯,用拼音標識,出版了一部保安語言字典。
      “為什么是用漢語拼音而不是國際音標?國際音標太專業、太學術了,不利于推廣。我是想讓哪怕是沒上過幾天學的保安族人都能學習自己的語言。順這個思路,我想再編一套保安語教本,在保安族的小學初中里教授,讓這們民族語言好好傳承下去。”
      馬沛霆的想法還有很多,他想把保安族的神話傳說,用創造的保安文字翻譯過來,供高年級保安族學生學習;想把一些經典電影,用保安語同聲翻譯過來,讓一些不識字一輩子看不懂電影的老年人看上電影……
      作為本民族的第一個研究生,有人向馬沛霆祝賀,他說:“這根本不值得驕傲,卻恰是保安族教育的悲哀,我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國家能為我們保安族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和我一起為傳承保安族文化努力。”

    馬震

    editor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投稿熱線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国产尤物app |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96蜜桃| 日本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91久久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丫忘忧草产品|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久久天天综合香蕉伊| 久久国产高清字幕中文|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 | 久久人人妻人人爽人人爽|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国产2021久久精品|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www免费人成精品香蕉|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